試假設,你今天要去商場買一件羽絨服,你希望它是長款的、黑色的、有帽子的、一千塊錢以下的。逛了半個小時,你真的看到了這麼一件,完全符合你的標準,你會把它買下嗎?你也許認為我的問題傻極了。但實際上,有很多人不會買,他們會想:“還有那麼多品牌沒看呢,萬一有更好的呢?我再轉轉吧。”
談戀愛也是一樣,無論是否能夠清晰地意識到,人們往往都會對未來的另一半有一定的期許:高的或矮的,胖的或瘦的,幽默的或嚴謹的,溫柔體貼的或大男子主義的。但是,當人們在有生之年真的遇到一個幾乎完全合乎自己所有標準的人,卻不一定會立刻伸出橄欖枝,聽從內心的召喚,即刻做出愛的決斷。在幸福的門口,人們卻含糊了,退縮了,猶豫了。為什麼?因為人們會貪婪地想,也許自己會遇到更好的。
即使遇到滿意的衣服,也不能肯定在這個商場的其它角落不會存在更好的。戀愛也是一樣,即使遇到令自己滿意的對象,也不能確定不會在世界其它的角落、在今後的時間裡遇到更好的人。這裡面,暗含著經濟學當中的兩個模型——理性模型和有限理性模型。
人們是如何做出決策,選擇衣服或者戀人的呢?理性模型認為決策者應該知道所有的備選方案,並可以進行無限複雜的計算,從而計算出哪一個方案是最佳選擇,最後,理性地選擇最佳方案。換句話說,決策者在按照最大化的原則為自己尋找方案。而有限理性模型則認為,決策者並不知道、也不想知道所有的備選方案,當他們遇到自己滿意的選擇和答案時,便停止計算和尋找。有限理性決策者所認知的世界是真實世界的簡化模型。人們滿意於這樣的簡化,是因為他們相信真實世界絕大部分都是空洞的。簡單說,有限理性模型認為人們是根據滿意原則而非最大化原則進行決策的,他們以滿意為終點,因為他們知道,自己沒有能力做到最大化。
實際上,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都是有限理性的,不需要也不可能做出完全理性的決策。在愛情領域更是如此。也許,世界上真有那麼一個人,是符合你要求,也是最最完美的,但你不見得能夠遇到他,即使遇到他了,也不見得能認出他,即使認出他了,也不見得就能夠和他在一起。
想想你自己,在鋪滿人生道路的各種選擇中該如何決策呢?滿意並合適自己的衣服已經出現,如果你不買,想要看看會不會有更喜歡的衣服,那麼,這條道路將會是漫無止境的,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商場,有那麼多件衣裳,沒有人知道最滿意的那件會在哪裡出現,會不會出現。當你終於累了倦了,想要回過頭來買最初看上的那件衣服,也許它早已經賣完了,又或許早已過了穿這件衣服的季節或年齡。
這真像個諷刺,真正理性的人用非理性模型(滿意化原則)、而不是理性模型(最大化原則)去對待自己的愛情。如果遇到自己喜歡的、令自己感到滿意的那個人就大膽地去追求,就全力以赴地去愛。不要總擔心會否還有更好的人會出現在今後的人生里,不讓你去擔心,不是因為不會有這樣的人出現,而恰恰是因為很有可能會出現——無論你最終選擇的是誰,又有多麼愛他,都有可能會出現更好的人。正因為如此,你才更應該學會對自己的選擇坦然,對自己的選擇負責。看到了自己感到滿意的衣服就果斷買下,然後就轉頭離開商場,不要再左顧右盼。即使以後看到了別人身上穿的或者商場裡掛著的更好看的衣服,也要從容和釋懷,因為當時買衣服的你,永遠都不會知道這一件更好的衣服什麼時候會出現,而如果你棄之之前的衣服,將這件買下,今後還有可能會出現更喜歡的。這也正是愛情和人生的有趣之處,永遠要學會,滿意即止,只喜歡自己買到的衣服,只喜歡自己選擇的人。